那它的基本原理其實就是抓圖,沒有別的就是抓圖,它會自動抓取手機上的畫面,秀在一個視窗上,只要點這個視窗的任一點,它就會計算出你是點畫面的那一個地方,然後產出對映的 code,如果要判斷 Pass or Fail 那麼就是判斷做了一個動作後,下一個產生畫面是否正確,這和直接抓 API 的 return 值是不一樣,所以它產生的 log,和手機 host 端產生出來的 log 也完不一樣。那是不一樣層面的事情。它的 log 就是單純記綠你的動作是否正確。

這套工具可以做很多事情,最簡單的 Test cases 或重覆性的 Stress test 都能做,只是它判斷的依據很表面,就像一般 User一樣,只會注意到手機畫面上的變化。當一個 SQA 用這種工具找出來的問題,都一定要深入再分析,才能確定是那一部份真的出問題,除非,出現的問題真的是淺而易見的。
這套工具有更新版的出來,這個更新版的完全就不用寫 code,就用滑鼠拉一拉,把流程拉出來,就可以執行了,不過似乎目前好像聽到的都是用 Test Quest 居多就是了,我以前也是常用 Test Quest,簡直就像玩具一樣。XD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